近日,由江苏永捷特种装备承接的中交二航总包上海沪通铁路二期高桥特大桥钢桁梁整体式移运架设项目圆满完成。刷新国内三线曲弦下承式简支钢桁梁跨度和国内最大吨位桥梁领域SPMT整体移运两项纪录,为城市复杂环境下大跨度钢桁梁移运树立了创新典范。

极限挑战
这座“跨度之最”的钢桁梁采用双主桁结构,梁长154.8米,宽21.28米,用钢量4996吨,总重约5600吨。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桥梁跨越斜穿交通极为繁忙的杨高北路与港城路交叉十字路口,日均车流量高达5.36万辆,地下密布176条管线,最近处距离机场输油管道仅6米,钢梁移运堪称“在刀尖上跳舞”。

首创技术破局
施工环境复杂、交通干扰大、安全要求极高,使得本次移运作业难度在国内同类工程中极为罕见。永捷装备组建专项技术团队,采用创新先异位支架拼装,后SPMT智能整体移运,再精确落梁调整的“SPMT驮运系统+支撑系统”整体移运工法。
1、独家首创智能监控系统:搭载我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监控系统,融合GPS、北斗与GNSS接收设备,实现可视化梁体移动轨迹毫米级感知与关键数据秒级回传,构建起全程数字孪生安全防线。
2、多车组高精度同步控制:依托先进同步控制技术,我司改造升级的200多轴线SPMT模块车组在统一系统指挥下协同运行,在复杂环境下平稳完成多次旋转、纵移、斜移。
3、一体化运梁系统高效移运:通过“车+支架”一体化创新设计,构建起稳定可靠的驮运体系,仅用6小时,从拼装区平稳跨越日均5万多车流的繁忙路口,最大程度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智创标杆
本次采用的 “高同步SPMT驮运系统+支撑系统”整体移运工法,由永捷装备自主研发,属国内首创。通过200多轴线SPMT模块车协同控制、176条管线精密守护以及6小时极限封道等关键技术突破,较传统工艺大幅缩短工期90%,并将落梁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刷新钢桁梁移运的“速度与精度”。

永捷装备以“让移运变得更简单”为使命,从技术研发到工程落地,用技术破解“交通繁忙区架梁难”行业痛点。此次钢桁梁架设不仅为沪通铁路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更为国内高铁建设提供了装备化、智能化移运的标杆方案,以钢铁长虹见证新时代基建的创新力量。